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13日在2023-2024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今年1至11月,中國一二手房合計交易量實現同比正增長,說明住房需求保持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收縮。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董建國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呈現前高中低后穩的態勢。1至11月,全國一手房交易量下降,二手房交易量上升,一二手房合起來實現同比正增長,“這說明住房需求保持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收縮,而是交易結構發生了變化”。也要看到,中國房地產業正處于轉型調整中,需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他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正出現重大變化。
一是當前中國住房發展的主要矛盾從總量短缺轉為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供給不足。從總量上看,2020年末,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經達到38.6平方米,戶均住房套數超過一套。對比全球發達經濟體,到了這一階段,房屋新開工銷售等數據就會出現回落,進入一個新的平衡期。從結構上看,保障性住房不足、大城市房價過高、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
二是商品房交易結構中二手房占比提高,存量市場權重加大。
三是住房需求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
四是城市間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分化,需要在因城施策中更加精準施策。
五是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貢獻方式發生變化。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貢獻,從增量拉動為主轉向存量帶動,房地產拉動投資的方式從支持城市擴張轉為參與城市更新,存量住房能夠帶動中介租賃物業行業發展,房地產業作為服務業的特征更加明顯。
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新形勢,董建國表示,應尊重規律、尊重實際,科學應變。一是因城施策,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二是扎實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三是穩妥化解房企債務違約風險。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建部副部長:把部分房企債務違約稱為“爆雷”“資金鏈斷裂”不準確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把部分房企債務違約稱為‘爆雷’‘資金鏈斷裂’,其實這種博眼球的用語是不準確的。”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13日表示。
在當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23-2024中國經濟年會上,董建國介紹中國房地產化解風險有關情況。
董建國表示,中國將著力穩妥化解房企債務違約風險。針對部分房企出現的債務違約風險,金融管理部門已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風險出清還需要一個過程,住建部將繼續配合金融管理部門抓好各項政策落實,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支持暫時資金鏈緊張的房企,解決短期現金流緊張問題,促進其恢復正常經營。
“當然,對于違法違規導致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企業,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出清,這也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現象。”董建國說。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把部分房企債務違約稱為‘爆雷’‘資金鏈斷裂’,其實這種博眼球的用語是不準確的。”董建國表示,集團公司和項目公司都是獨立法人,集團公司出現債務違約,并不意味著項目公司停止運轉,項目的開發運營還在持續。比如,某大型房企去年上半年發生了債務違約,但公司今年1至11月份仍然實現了近8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并且完成了債務重組。如果將債務違約等同于“爆雷”或是“資金鏈斷裂”,會造成企業完全停擺的錯誤認識,導致社會對企業產生信任危機,進而沖擊市場銷售,加劇企業困難。“各方面應該理性看待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問題,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關鍵字: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