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觀點:1、鍺作為中國極具話語權的行業,雖然傳統需求增長緩慢,但是從長期來看,供給端控制力度在加強,供給偏緊已成為常態,而國家收儲的預期更是在加劇了供給端的緊張程度,上漲區間可能已經開啟;2、由于光伏行業的不景氣,漢能集團13 年對鍺烷采購量符合計劃的可能性較小,因此鍺價后期上漲幅度趨于平緩的可能性加強。
中國絕對的優勢稀散品種、寡頭壟斷造就供給面偏緊:在稀土整合的示范效應及國家收儲預期的刺激下,中國幾大供應商主導全球鍺行業供給偏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其理由為行業內前五大供應商的產量已經穩定,近期增產可能性不大,同時鍺以伴生形式存在, 即使鍺價上漲,一是受制于礦山生產規模,主要的鍺礦廠商很少滿產,短期內提高產量更是困難,二是與重稀土不同,私挖盜采從而擾亂供給端的情況很難發生,這一特殊的性質更使得鍺價易漲難跌。
光纖與光伏占需求比提升,鍺傳統需求較為剛性:僅考慮現有需求領域中占比最大的光纖、光伏和紅外的增長情況,前者的全球需求在中國因素的貢獻下景氣度高于此前預期,而光伏和紅外以軍事和空間的應用為主,這些需求對鍺價上漲的敏感性都較低,現有需求帶來鍺全球需求增量為12-14 年復合增速為8%。
鍺烷新需求值得期待,但爆發性增長還未到來:薄膜太陽能用鍺烷能否成為鍺的下一個新興應用領域,從而點爆鍺的需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從長期看,我們看好薄膜太陽能電池這一新領域對鍺需求量的影響,但是考慮到光伏行業尚處于景氣低點、薄膜太陽能對二氧化鍺的價格較為敏感等因素,需求的爆發性也許尚未到來。
漢能13 年按計劃采購鍺烷的可能性較小:由于薄膜太陽能整體行業需求不振且對鍺價的承受力有限,再加上漢能集團首次與美國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在各地的光伏基地建設進程也可能緩于預期, 因此我們認為,漢能13 年完全按計劃采購鍺烷的可能性較小,其對鍺價上行的支撐力度或將低于預期,后期上漲幅度可能將趨于平緩。
(關鍵詞:二氧化鍺 薄膜太陽能 鍺 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