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資源龍頭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贛鋒鋰業”,002460.SZ)持續釋放產能。繼去年12月宣布非洲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一期投產之后,該公司最新再度稱,旗下阿根廷Mariana鋰鹽湖項目一期也已正式投產。
Mariana鋰鹽湖項目位于阿根廷薩爾塔省,目前已勘探的鋰資源總量約合812.1萬噸LCE(碳酸鋰當量),贛鋒鋰業持有該項目100%股權。此前的2022年5月,該項目正式開工,贛鋒鋰業彼時宣布將投資約6億美元,建設年產2萬噸氯化鋰生產基地。
贛鋒鋰業最新在公告中表示,Mariana鋰鹽湖項目一期規劃年產能2萬噸氯化鋰生產線正式投產后,公司將積極加快推動該項目產能爬坡進度。
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正在成為贛鋒鋰業的海外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公司自2011年啟動對阿根廷鹽湖項目的首筆投資。截至目前,贛鋒鋰業已在阿根廷投資了Cauchari-Olaroz、Mariana、PPG、PG、Incahuasi、SDLP等鹽湖項目,其中Cauchari-Olaroz之外的五處鹽湖均位于薩爾塔省。Mariana鋰鹽湖項目則是贛鋒鋰業在薩爾塔省的首個項目。
贛鋒鋰業在全球范圍內直接或間接擁有權益的上游鋰資源。
全球目前主要開發的鋰礦類型中,鹽湖鹵水型鋰礦是最重要的一種鋰資源類型。鹽湖鹵水鋰離子濃度高、鎂鋰比低,是目前全球提鋰成本最低的鋰礦類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全球最優質的鋰鹽湖分布在被稱為南美鋰三角地區的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占全球鋰資源儲量的56%。
不過,受限于自然環境和提鋰方式的不同,鹽湖的建設周期相較于礦山建設的周期較長。贛鋒鋰業此前在報告中即提到,南美鹽湖資源儲量豐富且質量較高,但開發難度較大,存在環評審批、高海拔、淡水資源短缺、配套基建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需要大規模的資本開支、成熟的技術水平和項目團隊支持。
除此次宣布投產的Mariana鋰鹽湖項目之外,此前的2023年6月,在經歷漫長的等待后,贛鋒鋰業宣布旗下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產出首批碳酸鋰產品。該項目位于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鋰資源總量為約合2458萬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鹽湖提鋰項目之一。贛鋒鋰業對該項目持股46.67%。
據此前披露,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2023年大約產出6000噸碳酸鋰,2024年預計產出約20000噸-25000噸碳酸鋰,該項目目前產能爬坡進展順利,項目的二期也在規劃中。
此外,贛鋒鋰業的阿根廷PPG項目目前正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工作,據悉已完成一條中試線的建設。
贛鋒鋰業此前還提及,鋰輝石項目方面,公司的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礦石品位較高,生產成本有較強競爭力。盡管該項目的運輸條件受限于非洲國家基建水平,可能導致運費水平較高,但綜合成本仍然相比于目前的主流鋰輝石礦石成本更有優勢。而鹽湖方面,鹽湖的現金成本通常會低于鋰輝石。贛鋒鋰業稱,公司的阿根廷鋰鹽湖項目在目前市場上的鹽湖項目中比較也具有成本競爭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上述Cauchari-Olaroz、Goulamina、Mariana等項目的逐步放量,贛鋒鋰業資源自給率將會有很大提升。公司此前提到,預計從2025年開始,公司大部分鋰資源會來源于自己控股或者有權益的項目。
不過,當年鋰礦行情仍處于低谷。截至2月14日,電池級碳酸鋰指數價格76225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下跌165元/噸;電池級碳酸鋰7.53萬元-7.72萬元/噸,均價7.625萬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0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7.29萬元-7.39萬元/噸,均價7.34萬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下跌50元/噸。
碳酸鋰現貨價格重心持續下移。從當前市場成交情況來看,部分下游材料廠僅以剛需補庫成交為主,整體采購意愿較為薄弱,多處于謹慎觀望態度。考慮后續國內碳酸鋰產量與海外進口量級均有一定增量,預計2月國內碳酸鋰將持續過剩格局,碳酸鋰現貨價格將呈下跌趨勢,同時伴有區間震蕩。
但對于近年來加快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布局的贛鋒鋰業來說,其在最新公告中稱,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將進一步優化公司鋰資源的供應及成本結構,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贛鋒鋰業此前公告披露,公司預計2024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4億元-21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49.4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2.45%–128.30%。業績變動主要受鋰產品價格波動影響,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價格下滑,尤其是Pilbara Minerals Limited(PLS)股價跌幅顯著,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約16.40億元。同時,鋰鹽及鋰電池產品銷售價格下跌,雖然出貨量增加,但經營業績同比下降。此外,公司計提了存貨等相關資產的減值準備。
(關鍵字:贛鋒鋰業 鋰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