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隨著位于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福德士河綠色鐵素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福德士河(Fortecue)的綠色愿景——建立綠色鐵素供應鏈——迎來了新的里程碑。
綠色鐵素項目選址于圣誕溪礦區的綠色能源樞紐,計劃于2025年投產,預計每年可生產超過1,500噸綠色鐵素。
綠色鐵素項目將使用福德士河制氫廠制備的綠氫以及電熔爐來生產高純度綠色鐵素,生產的綠色鐵素將適用于全球大多數鋼廠。值得一提的是,福德士河制氫廠是目前澳大利亞最大的制氫工廠,可制備氣態及液態氫氣。
福德士河集團執行董事長安德魯•福瑞斯特博士(DrAndrewForrestAO)與福德士河金屬業務首席執行官狄諾(DinoOtranto)參加了在圣誕溪礦區舉行的土建工程開工儀式。
福德士河集團執行董事長安德魯•福瑞斯特博士在開工儀式上難掩激動之情,他表示,今天是慶祝創新、合作與挑戰目標的一天,我們迎來了福德士河建立綠色鐵素供應鏈的關鍵時刻。
鋼鐵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是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無論是未來能源和城市交通的發展,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建筑和住宅,還是低碳制造業和農業,鋼鐵都是解決之道的核心要素。
然而,傳統的鋼鐵生產工藝產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如何改變鋼鐵的底色?在重新思考整個鋼鐵價值鏈之后,福德士河決定在澳大利亞打造一個全新的綠色產業,利用澳大利亞的天然優勢來推動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
我們希望將綠色可持續采礦、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綠氫完美結合,以生產綠色鐵素。我們擁有千載難逢的機遇來建立綠色供應鏈,面對機遇,福德士河選擇毫不猶豫擁抱它。
綠氫是生產綠色鐵素不可或缺的要素。不久前,位于圣誕溪礦區的福德士河制氫廠開始了試運行。該制氫廠設有一個氣態加氫站(HRS),該加氫站在白天由太陽能供應部分電力,由兩個700千瓦的電解槽組成,日產氫氣約530公斤,年產量約為195噸,可滿足一支由10輛燃料電池汽車組成的氫燃料客車車隊的加氫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西澳大利亞州政府設立的可再生氫能基金為該氣態加氫站的建設提供了2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
福德士河金屬業務首席執行官狄諾表示,福德士河正加速實現脫碳,制氫廠的竣工及投產證明我們兌現了承諾,即引領重工業實現脫碳。
無論是巴士車,或是重型采礦設備,如礦用重卡及挖掘機,還是在綠色鐵素生產過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氫氣及燃料將推動采礦業實現脫碳。
我們的可再生能源制氫廠也“肩負重任”,其生產的氣態及液態氫氣,不僅用于我們的原型采礦設備,同時還能為在圣誕溪礦區運行的客車車隊提供燃料。
福德士河制氫廠還將為礦區的移動加氫裝置以及近日剛運抵的氫燃料礦用重卡原型車供電。
除了制氫廠,福德士河綠色能源樞紐還配有一個氫液化設施、液氫儲存設施、一個液氫加氫站,以及福德士河的零排放脫碳原型采礦設備。該樞紐還為在礦區運行的充電式電動礦用重卡原型車及一個3兆瓦的快速充電樁原型設施充電。
(關鍵字:福德士河綠色鐵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