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央行開展98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數據顯示,本周共有2.03萬億元逆回購到期資金,其中周五到期量高達5259億元。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銀行年中考核時點及信貸投放高峰過后,7月市場將迎來季節性寬松,資金利率有望穩中略降。預計7月初央行會實施較大規模的資金凈回籠,避免市場利率過快下行。
此前央行未按慣例發布當月國債買賣操作公告,不過市場預計下半年央行除了可能繼續實施降準外,還會適時恢復公開市場國債買賣,結合降準向銀行體系投放長期流動性。
7月首周超2萬億逆回購到期
今日,央行開展98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投標量與中標量均為985億元,操作利率為1.40%。今日有3653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數據顯示,本周共有2.03萬億元逆回購到期資金,周一至周五分別為2205億元、4065億元、3653億元、5093億元、5259億元,其中周五為峰值。
相似的情形也曾發生在今年春節后首周,當時央行為呵護春節期間流動性,節前央行大規模投放逆回購,使得節后首周市場面臨2.18萬億元逆回購到期。著眼當下,7月初央行的對沖力度,可能成為檢驗央行呵護態度是否延續的關鍵。華西證券宏觀團隊指出,當時央行選擇適度加大投放力度,全周逆回購續作1.17萬億元,資金面呈轉松態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度例會公報中,央行重申“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這意味著三季度資金面仍將延續穩中偏松格局,央行會繼續呵護流動性。
“銀行年中考核時點及信貸投放高峰過后,7月市場將迎來季節性寬松,資金利率有望穩中略降。”王青認為,一方面,上半年經濟運行偏強,短期內出臺降息降準等重大增量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可以看到,二季度例會公報中未再直接提及“適時降準降息”,而是改為“靈活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同時強調“防范資金空轉”。這意味著7月資金利率大幅下行的可能性較小。
“預計7月初央行會實施較大規模的資金凈回籠,避免市場利率過快下行。”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靳毅認為,7月資金利率仍將保持寬松。不過,需關注地方專項債發行提速可能帶來的流動性擾動。流動性調控仍將注重效率與節奏,預計DR007將在1.5%至1.6%區間內波動,短債利率下行空間有限。
市場流動性仍有多重擾動下半年資金利率仍有下降空間
6月30日,央行未按慣例發布當月國債買賣操作公告,打破市場預期。不過,市場預期下半年央行除了可能繼續實施降準外,還會適時恢復公開市場國債買賣,結合降準向銀行體系投放長期流動性。
王青指出,另一方面,當前外部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有待破解。“往后看,預計市場流動性還會面臨政府債發行、資金大規模到期、金融機構考核等因素擾動,著眼于“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預計下半年央行除了可能繼續實施降準外,還會適時恢復公開市場國債買賣,結合降準向銀行體系投放長期流動性。”
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為,國債買賣的重啟勢在必行,無非是時間早一點或晚一些,但銀行體系流動性需求增長并非央行重啟國債買賣的充分條件。預計貨幣當局會合理把握操作時機、優化操作機制,弱化國債買賣對市場收益率的下行壓力,強化其基礎貨幣投放和流動性管理功能。
王青對財聯社記者提到,整體上看,在降息預期下,下半年資金利率還有下行空間,波動性也會得到更好控制,市場流動性會持續處于較為穩定的充裕狀態。這一方面會顯示貨幣政策堅持支持性立場,強化逆周期調節,同時這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有效控制金融風險。
“未來若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導致市場流動性出現劇烈波動,不排除央行動用臨時逆回購,大幅增加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等政策工具,及時對沖市場波動的可能。”王青指出。
(關鍵字: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