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得到了迅速發展。
目前,商用鋰電池通常采用石墨作為負極,正極材料則為磷酸鐵鋰或鋰鎳錳鈷氧化物等多元鋰鹽。
這類電池的實際比能量大約為250Wh kg-1,難以滿足下一代電池的需求。電動汽車市場迫切需要比能量更高的鋰電池(>400Wh kg-1),以實現更長的行駛里程(>500km)。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硅基材料因其理論容量是石墨的近10倍而備受關注。然而,硅基材料在實際應用中面臨三大主要挑戰:
第一,硅是半導體,電導率較低。
第二,充放電過程中,硅的體積膨脹系數大(~300%),存在安全隱患,易引發電池爆炸。
第三,體積膨脹導致電極材料表面的鈍化層不穩定,循環性能差。
這些問題限制了硅基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因此,目前商業領域主要是在石墨中添加少量硅,制成復合負極材料,以提升鋰電池的比能量。
近期,總部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新能源材料公司Paraclete Energy宣布,推出一種名為SILO Silicon™的革命性硅負極材料,有望改變鋰離子電池市場,尤其是電動汽車電池領域。
這種創新技術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效益,可以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更長、充電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復合材料采用聚合物基質,提高了負極復合材料中的硅含量,其能量密度比傳統石墨負極高出300%。
Paraclete Energy計劃于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SILO Silicon™負極材料,其預計,“比競爭對手項目提前了數年”。
美國的電池制造商更專注于磷酸鐵鋰電池,因此,該公司計劃使用SILO Silicon™材料替代磷酸鐵鋰電池中常用的傳統石墨負極。
據估算,該材料的電池成本為每千瓦時35美元,而目前同類電池的成本約為53美元/千瓦時。
據公司相關資料,SILO Silicon™的能量密度可達到520Wh/kg,“遠超傳統石墨負極”,性能是商用材料的3倍。
更高的能量密度使電池在同等重量下能夠提供更多能量,非常適合電動汽車和固定儲能應用。
該公司致力于突破電池技術的限制,迎合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以及對高效、經濟實惠能源存儲解決方案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Paraclete Energy的CEO杰夫·諾里斯(Jeff Norris)對媒體表示:“我們的SILO硅正極技術代表了經濟高效、高性能儲能的未來,不僅能顯著降低成本,還為電動汽車和固定儲能的快速應用設立了新的標準。”
雖然公司尚未公布具體的負極配方,但在產品說明書中引用了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結果。
數據顯示,SILO Silicon™材料的硅含量高達83%。而目前商用硅基負極材料普遍采用昂貴的高溫工藝,硅含量普遍低于20%,其余成分主要為碳基質,含量大于80%,用于穩定硅材料,減少電極膨脹。
Paraclete Energy公司的SILO Silicon™材料中,硅含量大幅提高的原因,得益于先進的材料科學和優化的制造工藝。
SILO Silicon™采用一種廉價的聚合物基質,將直徑約150納米的硅顆粒,封裝在直徑為5到7微米的聚合物微球中。
利用高分子交聯性、彈性和多孔性,將電極膨脹率控制在低于4%的水平,有效解決了硅基材料膨脹帶來的問題,滿足鋰離子電池的安全要求。
多孔聚合物微球使電極材料具有高離子導電性,且電極鈍化層可以在微球表面形成,避免了硅納米顆粒膨脹對鈍化層穩定性的影響,成功解決了硅基負極的三個主要挑戰。
此外,該材料的全電池倍率性能可以從1C提升到8C,最快在7.5分鐘內充滿電,并通過降低恒流充電循環中的過電位,提高6C循環的容量保持率,首次庫倫效率達到90%。
諾里斯對媒體表示:“我們在2021年底開始與客戶進行測試,目前正在進行第三和第四輪的性能優化。由于不同正極材料的電壓范圍不同,我們必須將其與硅負極進行匹配。”
目前,SILO Silicon™材料可以使現有電池組的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實際測試中,充放電循環次數超過1000次。
“這項技術滿足了目前市場的關鍵需求,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所有這些都是加速電動汽車普及的重要因素。”諾里斯對媒體說。
(關鍵字:硅負極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