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昨夜全球市場迎來爆發。
11月14日晚間,美國最新通脹數據出爐,超預期降溫!
其中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CPI同比上漲3.2%,較9月的3.7%放緩,低于預期的3.3%,環比增速較9月的0.4%放緩至0,也低于預期的0.1%。
此外,美聯儲更為關注的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通脹,10月未季調核心CPI年率錄得4%,為2021年9月以來新低。美國10月核心CPI月率錄得0.2%,為今年7月來新低。
市場進一步押注美聯儲將在2024年降息。互換合約顯示預計美聯儲明年6月份首次降息25個基點,此前為7月份。美聯儲利率掉期顯示,美聯儲將在明年6月份首次降息25個基點,此前預期為7月份進行首次降息;互換市場預計美聯儲在明年7月會議上將降息50個基點。
美國總統拜登在聲明中表示,美國在降低通脹方面取得了更多進展。
多位海外分析師表示,CPI報告對美聯儲來說是個好消息,它證明貨幣政策仍然有效,排除了12月加息的可能性。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著名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表示,通脹普遍放緩的趨勢延續至10月,美聯儲歷史性加息可能已經結束。
市場方面,美股全線大漲,道瓊斯指數暴漲500多點,納指漲超2%,羅素2000指數創9月以來新高,日內上漲超過5%。
歐洲股市同步大漲。
日經期貨大漲1.6%,恒生期貨大漲2%,美元跳水,為9月中旬以來首次。人民幣匯率盤中大漲近500點,從7.30一步到位來到了7.25,A50大漲1.35%!
截至今晨收盤,美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道指漲1.4%、納指漲2.37%、標普500指數漲1.9%。納指100漲2.1%,羅素2000小盤股指數漲5.4%。個股方面,特斯拉漲6%,英偉達漲2%,微軟漲近1%,收盤市值創下歷史新高。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2.2%,小鵬汽車漲超8%,京東漲3%,阿里巴巴漲近2%。
歐股齊漲,且除英國之外的國家股指均漲超1%。美債收益率集體兩位數大跌,10年期基債收益率退守4.45%下方,3至7年期中期債券收益率均跌超20個基點。歐債收益率大幅追跌美債收益率走勢。歐元區基準的10年期德債收益率跌超12個基點,10至50年期英債收益率集體跌超17個基點,基債收益率創五個多月最低。
衡量兌六種主要貨幣的一籃子美元指數DXY跌1.6%,非美貨幣大幅跳漲。歐元兌美元漲1.8%,日元兌美元漲近1%,離岸人民幣上逼7.25元,較上日收盤最高漲近430點或漲0.6%,創9月1日以來的兩個半月盤中最高。
商品方面,昨夜內盤黑色商品大漲,鐵礦石夜盤收漲3.33%,焦炭漲3.13%,焦煤漲3.01%,熱卷漲2.25%。螺紋鋼收漲2.54%,棕櫚油、熱卷、瀝青漲超2%。新加坡鐵礦石期貨自3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每噸130美元,已從5月底創下的年內低點上漲逾三分之一。
國際油價沖高回落,WTI 12月期貨收平,報78.26美元/桶,布倫特1月期貨收跌0.05美元,跌幅0.06%,報82.47美元/桶。美元和美債收益率大幅走低顯著提振金價。COMEX 12月黃金期貨漲0.8%,報1966.50美元/盎司,12月期銀漲3.5%。
以色列總統兒子在戰斗中失聯
11月14日,據紅星新聞,以色列第一夫人米歇爾·赫爾佐格當地時間11月13日透露,她的一個兒子是以色列地面行動部隊的一員,正在加沙與哈馬斯作戰。她說:“我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和他取得任何聯系了,但我們抱有希望。我認為,對所有母親來說,對所有女性來說,這段日子過得都很艱難。”
據悉,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和妻子共有三個兒子,諾姆、馬坦和羅伊。米歇爾沒有透露正在加沙服役的究竟是哪一個兒子。
此前有報道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侄子亞伊爾·內塔尼亞胡在對加沙的戰斗行動中喪生。
據悉,亞伊爾·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軍隊的一名上尉,是以軍一個“深度滲透狙擊部隊”的領導人,即所謂的“危險狙擊手”。11月2日,他在加沙與哈馬斯下屬“卡桑旅”交戰期間中槍身亡。
但迄今為止,以色列方面和內塔尼亞胡都沒有證實這一消息。
另據報道,內塔尼亞胡的前任幕僚長耶希爾·萊特的兒子、39歲的摩西·萊特也在對加沙的行動中身亡。據報道,摩西是一名少校,曾在以色列國防軍預備役中擔任護理人員。
現貨漲超30%,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大漲
11月14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全線大幅高開,主力合約EC2404盤中漲幅一度突破9%,但在沖高至798.8點的位置后出現回落,最終收于759.8點,收盤漲幅為3.84%。全天主力合約成交放量達到26.8萬手。
中信建投期貨研究員魏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集運歐線期貨在9月7日后的下跌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因于期現回歸,期貨跟隨現貨在8月中旬后的單邊下行行情。伴隨著現貨的單邊下行,市場開始初步意識到集運歐線與傳統大宗商品的異同。而現貨的下行行情原因則更為簡單,8月傳統旺季后貨量的不足,疊加班輪龍頭們缺乏默契。這一缺乏默契可以體現在馬士基、達飛在8月的漲價公告不久后,其余龍頭不愿跟隨漲價,部分龍頭則選擇調降運費。
“出口低迷以及運力擴張是運價一路下行的關鍵因素。”國泰君安期貨航運研究員黃柳楠說。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一,上海航交所發布的新一期SCFIS歐線指數環比上行31.3%至858.18點,體現了11月初航司挺價后市場結算價兌現大漲。
魏鑫告訴記者,周一航運現貨兌現了班輪龍頭們于11月1日生效的漲價公告,環比跳漲31.3%,達到858點,略高于市場人士前期的中性預期。而盤面面對現貨的跳漲則顯得明顯較為冷淡。由于貨量不足,現貨市場較11月初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回調。預計11月20日、11月27日下午15:05公布的現貨標的指數將分別小幅回調至810—820點及770—790點區間。市場可能提前圍繞11月下旬的現貨預期進行交易。
銀河期貨航運高級研究員賈瑞林也告訴記者,近期,一方面,受12月簽長約的影響,11—12月為班輪公司的提價周期,班輪公司陸續發布11月和12月漲價計劃。另一方面,在11月班輪公司提價落地后,現貨運價又重新回到了下跌通道,現貨運價的走弱和挺價預期落地之間的博弈較為劇烈。受班輪船司甩柜以及單周運價跨月的影響,SCFIS相較于其對應的SCFI的調價出現錯位上漲,11月6日發布的SCFIS歐線單周僅上漲7.7%,而11月13日發布的SCFIS歐線再次上漲31.3%,11月前兩周合計上漲41%,超出前期10月27日SCFI單周上漲32%的漲幅,也超出市場預期。受此提振,周二盤面出現大幅上漲,盤中最高觸及798.8點,修復了11月6日SCFIS歐線發布以來的跌幅。
記者發現,過去一周,EC仍維持振蕩市,價格重心較上一周小幅回落。即期訂艙價格跌幅更甚,周五盤后發布的SCFI歐線環比下跌4.5%至722美元/TEU。從班輪公司市場報價來看,達飛輪船和長榮海運均已下調第46周(11月13日—11月19日)訂艙報價,下調幅度接近100美元/TEU;其他聯盟市場報價維持在550—650美元區間。雖然周一公布的SCFIS指數大漲,但統計的是第45周(11月6日—11月12日)的訂艙結算價,主要涵蓋11月漲價計劃實施后的價格,對真實市場的反映具有一定滯后性。
“從實際日度訂艙價格及各類領先指標來看,漲價的持續性并不強,實際價格相比兩周前已回落近10%。從現實端來看,當前運力過剩的格局依舊確定,現貨市場訂艙價格也呈現弱勢,預計未來兩周的SCFIS指數將隨著即期運費回落出現逐周下滑。”黃柳楠說。
當前歐美備貨情況如何?訂艙需求情況如何?對此,魏鑫告訴記者,與歐洲相比,美國的集裝箱進口要理想許多,根據笛卡爾數據10月的進口貨量環比增加4.7%,同比增加3.9%,創下2023年內的高點。這一數據反映了美國進口商在2023年的悲觀預期出現了邊際好轉,為了圣誕節等消費旺季積極備貨。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認為美國進口商對于高庫存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樂觀態度。歐美眼下的訂艙需求基本已經反映在了11月的運費下調中,11月作為相對12月的淡季,貨量很難支撐前期的漲價。11月的漲價可能是為了阻止運費的單邊下行,從而提升市場對于12月旺季運費市場的接受程度。
“目前處于歐美發運需求的淡季,歐美補庫意愿不高,使得現貨訂艙市場依舊承壓。11月運價的上漲主要是船公司挺價行為推動而非需求端推動。在船公司停航動作的支撐下,船舶裝載率尚能維持在較高水平。”賈瑞林說。
未來一段時間,行業人士應該重點關注哪些問題?魏鑫認為,期現結構的變化是春節前應該關注的核心。12月1日生效的第二輪漲價使得11月20日、11月27日以及12月4日的現貨指數回調變得短暫且不可持續。同時,傳統旺季的貨量支撐可能使12月的現貨更加偏強,甚至存在鼓勵船司再次提價的可能。同樣,由于12月4日標的指數的樣本區間中絕大部分船期安排在11月,故12月4日的標的指數將不會兌現12月1日生效的漲價。類似于本月,12月1日生效的漲價將在12.11日的標的指數上兌現,由于貨量及船司漲價幅度的提高,12月11日標的指數突破900點的可能性較大,理想情況下存在一定突破1000點的可能。以眼下盤面的價格計算,期貨明顯貼水現貨的局面將大致持續超過1個月,延續至12月的中下旬。
“考慮11—12月市場仍處在挺價周期,盤面底部仍存在支撐。預計后續仍會有其他船司相繼發布漲價通知。我們認為四季度挺價能否較大幅度落地取決于船公司對運力的調控程度,如果船公司決心不打價格戰,挺價意愿較為堅決,運價落地超出預期可能還會帶動盤面迎來一波上沖,后續密切關注未來提價落地情況。”賈瑞林說。
對于后市,從基本面角度而言,黃柳楠認為,供需關系的邊際寬松預計將繼續影響運費下行。在需求疲軟和運力長期供過于求的背景下,爭奪市場份額的班輪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自律性來保持其收益,還有待觀察。建議關注未來兩周班輪公司的停航減艙力度。考慮到基本面偏弱的格局, EC或難有反彈。整體來看,短期部分班輪公司仍嘗試在拉漲價格,周一公布的SCFIS指數或出現一定上漲,但理論上近期SCFIS指數的走勢與04合約并無產業邏輯,也難改中期供需面過剩格局。即便即期價格短線上漲也不宜過度解讀,EC近期對于即期市場運價上漲的計價程度也仍需觀察。此外,備受市場關注的中美貿易關系短期的變化對出口周期的邊際影響也微乎其微。當然,由于品種上市初期,市場對于短期和長期矛盾交易節奏的分歧可能存在,并影響04合約的價格波動路徑,建議投資者關注此類風險。
賈瑞林認為,從中長期看,供應端明年大量集裝箱船新船下水供應壓力增加,且大部分為大船15000TEU+投放在歐線運力較多,需求端 10 月歐元區 PMI 仍處在榮枯線以下,歐洲經濟壓力凸顯,10月份中國對歐盟出口金額增速繼續下滑。美國隨著超額儲蓄耗盡且預計未來半年商品仍處在去庫周期,運輸需求端也難言樂觀。短期來看,考慮11—12月市場仍處在挺價周期,班輪公司挺價意愿支撐下,短期盤面底部存在支撐,整體維持寬幅振蕩。中長期看,提價周期結束后,考慮明年集裝箱運輸供需格局繼續維持弱勢,EC 盤面仍以逢高做空思路對待。
“04合約作為淡季的終點前景悲觀難改,關注現貨側在春節前多久開始缺乏貨量的支撐而轉弱,從而開啟可能持續到次年4—5月的淡季。然而市場對于04合約的理解可能局限于其淡季屬性,可能忽略了疫情前的正常年份中,這一淡季是由1—2月旺季的結束開啟。4月的運費水平往往是旺季高峰的6—7成。”魏鑫說,同時,需要密切關注班輪公司會否能達成在歐美為代表的主干航線上進一步穩價的默契:通過在春節后淡季的穩市場,阻止運費過于激烈的單邊下行并提高全年的運費預期,避免陷入進一步的虧損。畢竟在淡季貨量嚴重不足的假設下,通過調降價格爭取貨量帶來的邊際收益可能不及提高全年運費預期。
(關鍵字:能源 美聯儲 加息 歐洲股市)